2017中國城市癌癥報告,發病前10位癌癥中消化道腫瘤占了5席

   2017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中國最新癌癥數據,匯總了全國347家癌癥登記點的數據。

  結果發現:

  第一、癌癥從40歲之后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時達到高峰。

  第二、肺癌仍然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癥。

  第三、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升趨勢很快!  

     第四、城市前10位癌癥中,消化道癌癥發病率仍然是居高不下,男性占5席,分別是胃癌、肝癌、食管癌、腸癌、胰腺癌!


與其談癌色變,不如好好預防!以下就是消化道腫瘤的預防方法,得好好看看喲。


一、胃癌預防:



1、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根據醫生的建議)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病的發生率高于常人。但是,50% 左右的人并沒有癥狀,有些人胃鏡檢查也僅表現是淺表性胃炎甚至正常。這些人并不需要清除幽門螺旋桿菌。 只有感染者同時合并下列病變者,才需要考慮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手術后或局部粘膜剝離術后等。

 2、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確貯藏食物;不食用霉變食品、腌制煙熏食品(如燒烤、腌魚、腌肉);燒菜時少放點鹽;規律作息、規律飲食等。

 3、定期體檢

 早期胃癌手術后的治愈率可達90%,而晚期胃癌則僅有14%不到,可見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二、肝癌預防:



1、接種乙型肝炎疫苗,預防乙肝;

2、 低脂飲食,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及脂肪肝;

3、 減少酒精攝入,預防酒精性肝病;

4、不吃發霉食物,避免攝入黃曲霉毒素;

5、意飲水衛生,避免引用不干凈的水;

6、 針對HBV(乙型肝炎病毒)和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肝功能、進行HBV 和/或HCV病毒定量檢測、測查甲胎蛋白、進行肝臟彩超;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應嚴格遵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可隨便停藥。


三、食管癌:

1、保持正確的吃飯習慣,不喝過燙的水和粥,不吃過硬的食物,把握進餐時間,避免過快就餐。

2、不喝生水,改善飲水質量;避免過度食用地區特色的腌制、熏制蔬菜、豆類和肉類,避免亞硝胺、霉菌毒素的攝入。

3、積極治療食管疾病,及時處理癌前病變,如食管炎、食管息肉、食管憩室等。

4、戒煙限酒,整改不良嗜好。

5、積極地、定期地參加篩查和體檢,如食管鏡、超聲內鏡等,可資早期確診、早期干預和治療。


四、腸癌預防:


1.合理安排每天飲食,改變不健康的習慣。先要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于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建議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植物油每人每天的攝入量要控制在20—30克左右(約合2—3湯匙);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適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每日補充35克以上的纖維素。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魔芋、大豆及其制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注意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主食中,應適當增加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

2.積極防治腸道疾病。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于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

3.定期檢查。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這些人更要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五、胰腺癌預防:



胰腺癌被稱作癌中之王,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5%,兇猛異常。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胰腺癌好發于中老年人群,經濟發達地區的患病率高于貧困地區,這與人們的飲食習慣漸趨西化,甜食、肉食、油炸食物攝入過多,蔬菜、水果、粗糧攝入過少有關。因此,預防胰腺癌,應從調整飲食習慣著手,不吃燒焦和烤糊的食品,盡量少吃高脂、過甜、油炸和多鹽的食物,同時要增加谷類、豆類、甘薯等粗糧的攝入。

   胰腺癌早期沒有“典型癥狀”。有的癌腫發生在胰頭部位,患者出現黃疸,往往會誤診為肝炎,經過一番折騰,等確診胰腺癌時,多半為時已晚;因此,一旦出現腹痛、消化不良、腰背酸痛或突發糖尿病、皮膚發黃等癥狀,建議先去肝膽胰腺外科或普外科就診,待排除胰腺癌可能后,再去相關科室進一步治療。另外,中年突發糖尿病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應及時排除并防治胰腺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