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男童竟排出醬油尿,是什么在作怪呢?


近日,江蘇常州新北區2歲半的睿睿突然發燒,且持續不退,家里人都以為是感冒引起了發燒。家長帶孩子到附近醫院就診時,睿睿媽無意中說了一句孩子小便是紅的,醫生覺得不對勁,便讓媽媽帶睿睿去查了個尿常規,結果顯然不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隨即睿睿被轉往常州市兒童醫院。

常州市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陸麗娟說:“當時孩子精神反應比較差,面色蒼黃,眼睛鞏膜是黃染的,我們就懷疑他是急性溶血,血常規化驗出來,血色素只有54g/L(正常兒童為110~160g/L),為重度貧血,非常危險,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昏迷、驚厥等腦損傷和腎功能損害,嚴重的時候會危及生命,所以立刻安排他住院救治。”

在醫生的再三追問下,郭女士想起來,睿睿前幾天吃了幾包“怪味豆”,而且親戚家的孩子以前也得過蠶豆病。元兇找到了,竟是用蠶豆制作的“怪味豆”惹的禍。


什么是蠶豆病?

   蠶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由于身體內缺乏G6PD,當接觸蠶豆等氧化物質的時候,蠶豆病患者的紅細胞就會被破壞,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人會出現黃疸,變得很黃,小便也會變黃,呈深茶色、醬油色,肝脾都會增大。還會出現貧血癥狀,比如臉色蒼白、乏力、暈倒等。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腎功能衰竭、水腫、心功能衰竭乃至多功能臟器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缺乏G6PD大多數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因為這種酶在X染色體上,所以患者多為男孩,父母家庭多有家族史。而且南方發病率要高于北方地區,在廣東、廣西、香港、臺灣等地區,蠶豆病可以算是一種常見病。


    雖然名稱叫蠶豆病,但是蠶豆并不是唯一的發病因素。很多含有蠶豆成分的食品,比如蠶豆花粉、樟腦丸以及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等都會引發蠶豆病。所以,有“蠶豆病”病史者,不能進食蠶豆及其制品(如粉絲、豆瓣醬),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藥物,如抗瘧疾藥(伯氨喹啉、奎寧)、退熱藥(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靈、磺胺類藥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腦丸,穿衣以前要曝曬,因為萘也可引起溶血。


  其實,只要及時發現癥狀,蠶豆病并不難醫治。只要不接觸氧化物質,給患者輸液以促進破裂的紅細胞排出體外,大概24小時以后患者的小便顏色就會轉清,輸液兩三天就會痊愈。病情嚴重的話需要給患者輸血以補充紅細胞。


   近些年來,G6PD已經列入新生兒篩查項目中。如果不知道孩子是否缺乏G6PD,可以到醫院做血檢或基因檢測。如果吃了蠶豆或接觸相關物質,出現身體發黃、醬油尿、頭暈等癥狀,要及時送到醫院治療。(綜合自健康時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