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影像檢查要謹慎,莫釀成惡果

  小兒疾病影像診斷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放射科葉濱賓教授根據她幾十年的放射診斷經驗總結指出,父母常常因為孩子有一點小問題,就非要做CT檢查;很多地方還把CT檢查當成疾病篩查手段。這些過度醫療可能對兒童健康帶來的影響令葉濱賓非常擔憂,她呼吁,要保護兒童,盡量采用超聲和磁共振較安全的檢查方法。

1、注意!認識的誤區:CT檢查無創

  腰疼?照個CT吧!排除肺癌?照個CT吧!有的孩子稍微咳嗽或摔了一下,父母就急得不得了,非要做CT才放心,醫生怎么勸他們也不信,等等。目前每天接受CT檢查的患者在持續上升。在接受頭顱CT檢查的患者中頭痛、頭暈等所占比例很高,而這些患者的檢查結果90%以上呈陰性,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對于這樣的患者仍然被進行著CT檢查;對于肺部的炎癥,CT也常被作為主要的影像檢查和復查的手段,有甚者一個月內患者竟被CT檢查過3次;諸如此類,很多地方CT檢查被當成了疾病的篩查手段,這些現象的出現可能與過分強調經濟效益有一定的關系,但主要應該與長期以來人們對CT檢查認識的一個誤區有關,即:CT是“無創”的檢查,既然無創,當然可以反復、多次使用。

2、CT檢查濫用,輻射帶來的損傷

  CT檢查是否無創?回答是否定的,因為CT是利用X線能穿透人體組織的原理進行檢查的,人體被X線照射后,一定劑量的X線通過電離輻射,損傷生物細胞,并穿透細胞破壞DNA,甚至誘發癌細胞形成;X線還可能會破壞細胞內部結構,對遺傳分子產生難以修復的終身性破壞;還有研究表明,X線會破壞紅細胞,可能會誘發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如果短時間內接受較多次數的X光照射,危害就會慢慢累積,將來誘發癌癥等病的幾率將大大增加,兒童對X線較成人更敏感,更易受害。這些過度醫療可能對兒童健康帶來的影響令葉濱賓非常擔憂,她呼吁,要保護兒童,盡量采用超聲和磁共振較安全的檢查方法,具有輻射性的檢查,越少做越好。葉濱賓曾在健康報上撰寫《X線濫用:最嚴重的醫源性放射損傷》,呼吁重視醫療輻射問題。

3、嚴重!輻射損傷兒童智力

  葉濱賓指出,影像檢查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度檢查、過度治療。一張CT相當于400張X光片,影像檢查的輻射損傷不可小覷。輻射損傷會致癌,而這種致癌率卻是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現在沒有一個準確的相關統計概率,你永遠無法預測某個病人是否會受到損傷,碰上了就是碰上了。葉濱賓強調:“小兒越小,受到的輻射損傷幾率越大。”因此,具有輻射損害的檢查,能不做就不做,用得越少越好。影像檢查輻射損傷的可怕之處不是在于直接損傷,而在于間接損傷(即慢性損傷和遠期效應)。直接損傷會使病人出現皮膚潰爛、惡心、嘔吐等癥狀,醫生能進行緊急搶救治療。但間接損傷卻可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病人的健康,你無法知道有多少人、在多長時間內會受到它的侵蝕。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聯合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對二戰時期射線輻射損傷進行過研究。他們發現,因輻射損傷,當時有500個小孩的智力受到了影響。這種影響在小孩的高中、大學升學期間突顯出來,高中升學率僅是未接受過X線治療兒童的一半,其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普遍不及后者。葉濱賓曾在健康報上撰寫《X線濫用:最嚴重的醫源性放射損傷》,呼吁重視醫療輻射。

4、醫者父母心:安全第一,診斷第二

  由于檢查輻射對兒童具有損害,葉濱賓在自己的講座上也是不遺余力呼吁家長和醫學界重視輻射問題。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認識,她認為,疾病檢查的原則應是:安全第一,診斷第二。醫生在叫病人做檢查前,應該考慮檢查可能給病人帶來的輻射損害。如果影像檢查無法給出正確答案,那么這個檢查不做也罷。鑒于此,葉濱賓還對“看病”這個稱呼提出異議。“‘看病’說法不對,應該是‘看病人’。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應以人為本,凡事應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問題,而不是只考慮病是否好轉。”“我國需要全能型醫生。”葉濱賓建議,“全能型醫生并不是說醫生需要懂得所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只是需要大概了解這是什么病。當醫生知道自己病人的病不屬于自己醫治強項時,能給予病人正確的指引,告訴他應該去找哪個醫生即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