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背景下癌癥患者的 5 種結局

    癌癥是人類 21 世紀揮之不去的痛,總體發病形勢嚴峻,死亡似乎無法避免。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為了征服這一威脅生命的魔鬼,下了大賭注,然而收效甚微。人類認識癌癥與征服癌癥道路必定是曲折而漫長的。

     目前病變還未擴散的癌癥有不錯的治療成功率,但是往往損傷很大可致殘疾。晚期癌癥,幾乎所有的治愈性治療都是徒勞的。

     根據現有資料估計,中國至少有 80% 癌癥患者會最終因癌癥而過早死亡,如果壽命損失按目前人類比較客觀的預期壽命 80 歲計算,多數人的壽命損失在 10~20 年。

     60~70 歲這個年齡的癌癥死亡者最多,有人會拿一生的積蓄去買有限的醫學延長壽命,而且這種壽命的延長可能是生活質量不佳的情況下,這需要患者、家屬、醫學專家團隊共同評估做出理性而人性的決定。

     關于我國癌癥治療現狀,一個不一定為大眾所知的事實是,身患癌癥后大體有 5 種結局,本文旨在就癌癥治療現狀做一宏觀性的審視。

     1. 獲得長期治愈的幸存者:估計比例 15%

由于癌癥本身的生物特點,多數癌癥病灶在早期階段得到有效醫學干預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獲得治愈,在有生之年不再發生癌癥。這部分人是癌癥幸存者,數量相對較少大約占總人數的 15% 左右。

     這些患者絕大多數是被醫學技術治愈的,粗估至少有 99% 是因為醫學原因而長期存活的,極少情況可能和癌癥本身的惰性特點及自愈傾向有關。而且多數是一些發現較早的病例,中晚期癌癥長期生存也有但是較為罕見。一個需要注意的事實:部分長期生存的個體存在身體機能上的殘缺。另外有一部分是放棄抗癌治療的,他們由普通的醫學照顧而獲得疾病打擊下的基本尊嚴。但是不可否認最常見的過度治療是中醫藥治療,其次抗癌的過度治療具有駭人聽聞的內幕,相當一部分過度治療是醫學發展過程中的「試錯」。

     2. 經醫學干預壽命延長或痛苦減輕,最終死于癌癥,估計比例 35%

     部分病例即使中晚期,由于適度而科學的醫學技術的介入,患者會獲得病情階段性控制控制的結果,多數病人或者會獲得壽命延長和或生活治療的改善,不是沒有患癌后的痛苦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痛苦。

     此階段好的醫學措施應該是多維的,是一切健康相關醫學措施和有關人員的參與,好的姑息治療將使那些過早離開人間的生命獲得最大限度的人生價值挽回,體驗生命的意義與真實,而不僅僅是痛苦。

     這部分患者大約占 35%,他們雖然徹底治愈無望,但是接受了合適的治療,最終獲得延長生命的效果,甚至超過五年、十年、二十年。但是他們同樣會受到各種痛苦治療的煎熬,多數傷痕累累,也多數因癌癥而過早死亡。死亡是人的必然結局,只不過他們略微早了幾年而已。

     3. 經醫學干預,但干預不足、有害干預而過早死亡或未獲得預期療效:估計比例 25%

     約 25% 的患者是不幸的,他們接受了不合適的治療,尤其是有創或者有毒的抗癌治療。

     現有的技術無法準確分辨治療是否會有效,只能做一概率性質的判斷,部分患者有意無意像抓鬮一樣做了有效者的犧牲品。他們接受的醫學干預損失了自身的壽命,加重了死亡前的痛苦,是醫學不完善的犧牲品。

     醫療意外是醫學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就現實而言,而治療不足和過度醫療決策并存也很難完全避免。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成為有害醫療的犧牲品,認識到醫療公平天然不均一性的患者會到更加可靠的醫學中心尋求治療。

     目前在腫瘤決策領域,經濟利益、行政利益讓部分患者和家屬成為受害者,他們多數在 5 年內死亡,很少有超過 5 年的成功率。他們中不少人缺乏社會資源和醫學信息支持,過度相信現代醫療體系的所謂的「技術進步」。

     多數情況下,醫學的職業決定了相當一部分的醫務人員具有神圣使命感,但醫學體系內部是一個相當不均一的巨大系統,在目前中國這種缺乏自我約束正常發展機制的醫療保健系統框架下,人的自私趨利性被放大到最大的程度,難免會放出不少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普通人會變壞。

     這部分治療最可悲,無論是對醫學發展現狀而言,還是對這個時代的醫療制度而言,都是醫患雙方不愿見到的揮之不去的痛。

     4. 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接受醫學干預者:估計比例 15%

     有 15% 癌癥患者主要因較晚發現或者癌癥特殊的生物學特性等,病情發展很快,患者拒絕接受任何恐怖的抗癌治療。這種情況在偏遠、醫療資源及經濟能力匱乏的地區非常普遍。

     患者往往在發病一年內死亡,幾乎沒有達到 5 年生存的可能。這部分患者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是治療不足的病例,治療不足和經濟原因、患者對癌癥治療的認識和醫生對癌癥治療知識的掌握等因素有關。

     5. 由于癌癥之外的原因死亡者,包括沒有治愈就死于其它原因,或者治愈后過早死于其它原因的:估計比例 10%

這里面當然包括并發有冠心病或者其它背景疾病死亡的,以及心理應激過早死亡的,甚至應該包括自殺。(文章來自丁香園)


分享到: